三、第二代中国浮法玻璃配套辅机研发标准
在已立项的第二代中国浮法玻璃“高效冷端成套设备的开发”、“退火窑余热利用技术开发”、“玻璃配合料预热工艺技术及成套装备开发”等辅机设备研发的基础上,继续开展在线分级堆垛机器人系统、硅砂余热预热系统设备、助燃风机前置(余热利用)空气预热器、高温介质冷却器等的研发攻关,通过上述技术的开发应用,实现进一步提高系统智能化水平、降低系统能耗和减少排放的目的。
1、在线分级堆垛机器人系统研发攻关技术达标要求
研发建立机器人视觉检测系统、机器人工作组任务RMS统筹分配系统;创新数字MD测量机构、柔性吸盘结构;优化设计偏心载荷转台;研究堆垛精度的稳定性和重复准确性;设计及优化机器人高速运动路径。对运动中的玻璃进行图像识别、预处理和特征抽取;根据机器人状态、优先级要求及集群负荷算法明确机器人堆垛目标位。实现在线视觉检测,无需停辊;机器人可以实现远程控制,无人值守。解决堆垛精度低、节拍慢、效率低等问题,尤其是3mm以下快速生产的小板的堆垛效率,替代进口设备。
实现的主要技术指标为:堆垛尺寸:400mm×600mm-2700mm×3660mm,1.2-12mm;堆垛精度:立式堆垛±5mm,水平堆垛±3mm;堆垛周期:立式堆垛10-12秒/片,水平堆垛7.2-10秒/片。
2、数控拉边机研发攻关达标要求
研究数控网络模式在玻璃成型生产中的应用、拉边机机械系统精度与拉边轮冷态径跳关系、拉边机运行的稳定性、重复准确性、拉边机对玻璃成型过程中边部温度影响、拉边杆与锡槽边部的密封可靠性和保温效果。实现拉边轮冷态跳动值优于进口设备,拉边机及其系统在玻璃生产过程中对称性控制,拉边杆与锡槽边部最佳密封及保温效果,替代进口设备。
实现的主要技术指标为:拉边轮冷态跳动值小于0.15mm;运动重复精度0.1mm。
3、硅砂(余热利用)预热系统技术装备研发技术达标要求
研究开发利用生产线废弃余热,对硅砂进行预热的辅机设备,解决北方冬季硅砂温度偏低甚至结冰,无法保证配合料温度,熔制能耗高的问题,降低熔制能耗,提高热效率。
实现的主要技术指标为:硅砂年平均升温15℃;降低熔窑能耗大于7Kcal/kg玻璃液。
4、助燃风机前置(余热利用)空气预热器研发技术达标要求
研究开发利用余热的空气预热器,预热空气用作助燃风,降低熔制能耗,提高热效率。
实现的主要技术指标为:助燃风年平均升温20℃;熔窑能耗降低13Kcal/kg玻璃液以上。
5、高温介质冷却器研发技术达标要求
研究开发高温介质冷却器,充分利用热能,减少温差大导致的气流扰动;解决玻璃带局部降温过快导致的质量问题及冷却器表面温度低,容易积灰问题;锡槽冷却水包被加热后能量散失的利用。
实现的主要技术指标为:增加0.24kg饱和蒸汽/kg玻璃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