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员职业化探索并不顺畅
与牺牲数字一样刺眼的是年龄。在此次爆炸事故遇难的消防队员中,最小的只有18岁。在梳理以往的资料时也不难发现,“年轻”几乎成为牺牲的消防战士的关键词。据2013年《人民公安》公开数据,2006年以来,全国牺牲的消防官兵平均年龄24岁,最小仅为18岁。
过多的伤亡和过低的年龄,在天津瑞海国际仓库爆炸事件中再次被关注。消防员职业化的话题,也再次被提及。
今年3月,出席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的各民主党派、政协委员提交的提案中,多份提案对消防员职业化建设给予了关注。农工民主党的《关于推行消防员职业化的提案》、九三学社中央的《关于加快推进消防队伍职业化建设的提案》、全国政协委员钟杰的《关于尽快建立职业化、专业化、科学化消防队伍的提案》都呼吁加强消防员职业化建设。
周寅认为,要谈消防员职业化,需要先了解两个问题:我国的消防体制和消防员职业化的目的。
在我国的消防体系中,消防力量包括武警消防部队、地方政府专职消防队和企事业单位专职消防队。
在周寅看来,职业制消防员并不能保证有着消防部队那样的纪律性,即使收入再高,也很难有人去选择从事消防工作,特别是在面对灭火、抢险救援这样直接冲在一线的高危情况时,这样会大大降低抢险救援的能力。
“救火是高风险性工作,执行军事条令的现役制消防部队肯定更具执行力。”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认为,除了战斗力较弱,在制度上,也有需要考虑的问题。现役制消防员费用由国防经费承担,而专职消防员、合同制消防员所产生的费用则需要地方政府承担,如何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保证充足经费,需要制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