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考试资料 » 其他 » 工程技术 » 正文

关于文物古建筑火灾原因以及防火措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9-21  来源:太平洋消防网  浏览次数:10626

二、文物古建筑火灾原因分析

(一)自然因素

1、雷击。雷电是自然界中一种常见的放电现象,是发生在大气层中的声、光、电的物理现象。带负电的云层向下靠近地面时,地面的凸出 物、金属等会被感应出正电荷,随着电场的逐步增强,雷云向下形成下行先导,地面的物体形成向上闪流,二者相遇即形成对地放电,就容易造成雷电灾害。古今古 建筑遭雷击或因雷电起火被焚毁的事件不胜枚举。如文献记载,明朝时期北京故宫前朝三大殿三次遭雷击被焚;2010年7月24日,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普 惠寺大雄宝殿因雷击发生火灾等。

2、高温。长期的干旱、高温,也容易导致古建筑尤其是木质结构的建筑物或其间的堆积物自燃,从而引发火灾。

(二)电气因素

2003年1月19日,有“世界文化遗产”之称的武当山风景区内遇真宫古建筑群化为灰烬,事后调查起火原因估计是电线短路。大部分 的古建筑都存在普通绝缘电气线路不经穿管保护直接敷设在建筑的梁、柱、檩、椽、栏、壁板和楼板等可燃木质材料上的现象,通过建筑孔、洞、转角处线路也未加 穿管保护就直接敷设的现象也比比皆是,更有甚者将配电设施直接安装在可燃材料上,此类的“随意”就是酿成文化遗产消失的罪魁祸首之一.

(三)人为因素

1、吸烟。据美国消防部门试验,一支烧着的香烟的温度范围从288℃(不吸烟时香烟表面的温度)到732℃(吸烟时香烟中心的温度)。除此之外,一支香烟停放在一个平面上可连续点燃24分钟,对于耐火等级较低的古建筑而言,一支未熄灭的烟头足以引起大火。

2、生活用火不慎。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各古建筑单位陆陆续续引进一些承租单位或者聘请古建筑管理人员,有些为了生活方便,长期在古建筑内或周边使用液化气、火炉煮饭取暖,危险性之大、火灾隐患之多,令人担忧。

3、纵火。古建筑火灾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影响大、损失大,一些不法分子就是利用这一点达到自身的目的。因此,纵火也是造成古建筑火灾的重要因素之一。

4、烧香拜佛。古建筑大多是寺庙,游客香客较多,常年烧香不断,极易引发火灾。

 
本文导航:

如何查看完整内容?

方法: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查看!海量考试资料、通关题库,应有尽有!

欢迎关注太平洋消防网官方微信:tpy119com

 

手机版消防考试题库

微信扫一扫,开始做题

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