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焊接、切割作业工程大小,作业前都必须做好准备工作;
(1)做好焊割作业现场的安全检查,清除各种可燃物,预防焊割火星飞溅而引起火灾事故。尤其是临时确定的焊、割场地,更应彻底检査,并要划定焊、割作业区域,必要时在作业现场拉好安全绳。可燃物与焊、割作业的安全间距一般应不小于10米,但具体情况要具体对待,如风力的大小,风向的不同,作业的部位,焊接还是切割等。大风天气作业时应设置风挡,防止火花飞溅。高空作业时,要把下方可燃物清理干净,必要时在作业部位下方可设置接火盘。
(2)在有易燃易爆和有毒气体房间内作业时应先通风,将可能发生危险的物质排除。
(3)査清焊、割件内部的结构情况,对生产储存过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设备、容器和各种沾有油脂的待焊割件,必须进行彻底清洗,作业前,应采用一问二看三嗅四测爆的检査方法,决不能盲目操作。査清焊、割件连接部位的情况,预防热传导、热扩散而引起火灾事故。
(4)检查焊、割设备是否完整好用。在临时确定的焊割场所,要选择好适当位置安放乙炔发生器、氧气瓶或电弧焊设备,这些设备与焊割作业现场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在乙炔发生器和电焊机旁应设立“火不可近”“防止触电”等明显标志,并拦好安全绳,防止无关入员接近这些设备。电弧焊接的导线应铺设在没有可燃物质的通道上。
(5)从事焊割作业的工人,必须穿好工作服。在冬季,御寒的棉衣必须缝好,棉絮不能外露,以防遇到火星阴燃起火。
(6)对焊割工程较大、环境比较复杂的临时焊割场所,要与有关部门一起制订安全操作实施方案,做到定人、定点、定措施、落实安全岗位责任制。对联合进行施工的大型项目,要有统一指挥,工段之间、工种之间,以及施工的步骤都要加强联系,统一步调,如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焊割。
(7)清査消防设施。根据作业现场和焊割的性质特点,配备相应数量的灭火器材,对大型工程项目和禁火区内设备进行检修以及作业现场较为复杂时,可将消防车调到现场,随时准备灭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