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考试资料 » 其他 » 安全管理 » 正文

压力容器操作和管理需采取田些防火防爆安全措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4-20  来源:太平洋消防网  浏览次数:955
  压力容器是一种具有爆炸危险的特种设备,在工厂企业中广泛应用,必须加强安全管理。
(1)建立容器技术档案。包括容器原始技术资料、安全装置技术资料和容器使用情况的记录资料。
(2)建立容器管理与操作责任制。包括容器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容器的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规程包括;正常操作法(含开车、停车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最高工作压力、最高(或最低)工作温度,开停车的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容器运行中应重点检査的项目和部位,可能出现的异常现象及其判断方法和应采取的紧急措施,停用时的维护和检査。
(3)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应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4)异常情况处理。容器在运行过程中,如果突然发生故障,严重威胁安全,出现爆炸危险时,操作人员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并报告有关部门。压力容器在运行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操作压力或壁温超过了操作规程规定的极限值,而且采取调控措施后仍无法控制,并有继续恶化的趋势;容器的承压部件出现裂缝、鼓包、变形、焊缝或可拆连接部位出现泄漏等缺陷,危及容器安全;安全附件失效;接管、紧固件损坏,难以保证安全运行;操作岗位发生火灾,威胁容器的安全操作;过量充装;压力容器液位超过规定,采取措施后仍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压力容器与管道发生严重振动,危及安全运行;其他异常情况。
(5)容器的维护保养。防腐层应保持完好。消除产生腐蚀的因素。消除容器的“跑冒滴漏”现象。加强容器在停用期问的维护,停用的容器必须将内部的介质排除干净,要注意防止容器内的“死角”积存腐蚀性介质,经常保持容器的干燥和洁净,防止大气腐蚀。经常保持容器的完好状态。
(6)容器检验与修理。在检验或修理容器前,容器与其他设备的连接管道必须彻底切断。检验或检修压力容器时,如需要卸下或上紧承压部件,必须将容器内部的压力全部排净以后才能进行。工作介质为有毒或易燃气体的容器,检验与修理前应先进行妥善处理。容器作耐压试验或气密性试验时,各连接紧固件必须齐全完整。压力容器在检验或修理后,在投入运行前必须彻底清理,特别要防止容器或管道内残留有可能与工作介质发生化学反应或能引起腐蚀的物质。
  ◎相关链接
  凡是容纳(含有)压力介质的密闭容器都可称为压力容器。但实际上,压力容器仅指其中一部分比较容易发生事故,且事故危害性较大的特定设备。作为一种特殊设备,需要由专门机构进行监督,并按规定的技术管理规范进行制造和使用。我国《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规定,同时具备下列三个条件的容器属该规程的监察范围;
(1)最高工作压力Pw不小于0.1兆帕(不包括液体静压力);
(2)内直径(非圆形截面指其最大尺寸)不小于0.15米,且容积(V)不小于0.25立方米;
(3)盛装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或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

 

如何查看完整内容?

方法: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查看!海量考试资料、通关题库,应有尽有!

欢迎关注太平洋消防网官方微信:tpy119com

 

手机版消防考试题库

微信扫一扫,开始做题

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