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考试资料 » 其他 » 工程技术 » 正文

公众场所消防管理现状分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11-17  来源:山东济南消防支队  作者:王若晶  浏览次数:1756

二、进一步加强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监督管理的措施

(一)严格消防执法,持续抓好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隐患整治工作。针对当前公众聚集场所存在的种种消防隐患,消防机关要采取有预见 性的措施,做好宏观控制,通过严格执行行政审批制度,做好此类建设工程消防安全审批工作,从工程设计、施工、原材料防火等级等方面从源头杜绝火灾隐患,把 好工程消防安全审批关。严格依法开展消防监督检查。同时要严格做好记录,保证一切行为可追溯,对于违反消防法律法规定行为坚决依法查处,该三停三停、该查 封查封,并通过媒体曝光达到社会共同监督的社会效应,同时通过对部分单位的检查处理达到强化整个行业乃至社会消防安全状况的目的。

(二)加强联合监管力度,建立各职能部门联动机制。消防部门要把好源头关和强化消防日常监管工作,进一步加强公众聚集场所消防监督 管理工作力度。同时,由地方政府组织召开消防安全管理联席会议,形成由消防部分牵头,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消防安全联合执法体系。整合行政执法资源,利用 各部门的行政执法权力从各自分管领域加强对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的依法进行规范与约束。建立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对于消防检查不符合要求的单位,除消防公安 机关外,其它部门也要通过配套法律法规加以处理,从而形成管理合力,以保障公共消防安全工作效率。

(三)进一步增强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意识。要改变公众聚集场所重视经济效益轻视消防安全的旧有意识,使其真正依法履行消 防安全主体责任,首先要强化公众聚集场所的消防安全意识,可以通过政府、行业、公安消防部门的正确引导、重大火灾事故案例的经验教训,从正反两个方面把消 防安全意识灌输到经营者脑中。经营则对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重视了,自然就会在日常工作中体现出来。通过实施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将安全目标细化、分解、落实 到每个员工身上,使每个员工都成为构成消防安全责任主体的一份子,每个人身上都担负着法律规定的消防安全职责,从而形成全员消防管理的合力。

(四)建立严格的消防从业人员准入制度。要制定和完善现有消防培训管理法律法规,建立严格的消防从业人员准入制度,公安机关消防机 构要会同工商、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研究制定消防从业人员培训管理办法,要求具有一定的数量标准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等消防从业人 员必须通过相关培训或执业资格考试,作为设立公众聚集场所前置条件,成为办理场所开业使用前消防安全检查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要明确发生较大以上火灾事故 对消防从业人员进行取消从业资格、终身禁入行业等严厉处罚措施,加强消防从业人员的监管。

(五)加强消防宣传教育,提高群众自防自救能力。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必须会同相关部门,在地方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大众媒体的 积极作用,利用电视、广播、报刊和互联网的传播媒体广泛、及时、生动、直观的优势,经常性的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消防教育活动。要多公布一些火灾案 例,使群众了解火灾的原因,逃生自救的方法。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在大力宣传灭火救援成功案例的同时,也要敢于宣传一些不成功的案例,让群众从这些火灾案例中 去反思需要掌握和提高哪些消防知识和消防技能。

在社会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呈现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和监督部门、社会单位、公民构成的多元化格局中,做好公众聚集场所的消防安全工作绝 非政府或某一行政部门、某一单位可以完成的,它需要构建责任主体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协作、相互推动的良性互动机制,只有建立系统化协作机制,才能最大程度 地提高全社会消防安全监督管理的效能,保障广大社会单位尤其是公众聚集场所的消防安全。

 
本文导航:

如何查看完整内容?

方法: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查看!海量考试资料、通关题库,应有尽有!

欢迎关注太平洋消防网官方微信:tpy119com

 

手机版消防考试题库

微信扫一扫,开始做题

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