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两次大比武装备曾超公安消防
因为消防员年龄小的缘故,一些人称消防队为“幼儿园大班”。如果不发生意外,企业消防队无疑是很好的幼儿园。而纺军厂这个消防队,幼儿园的特点更为清晰。
1990年,乔勇和另外一个男子顶替父亲接班来到这家企业。当时,乔勇16岁,而他的“战友”17岁。父亲们退休后要回老家,不放心孩子去车间干活,害怕身体没长好,干不动强体力劳动,于是多方托关系,将他们安置在消防队。
因为他们的年龄在消防队最小,按照老队员爱护小队员的传统,就在消防队负责接电话,也参加训练。如今40岁的乔勇清晰记得,每次他 翻障碍板的时候,一条腿跨了过去,另一条腿总是翻不过去—因为胳膊没有力气。还有挂梯和两截梯训练,老队员都能顺利完成,而乔勇总是担心挂在窗口上的梯子 掉下来砸到自己,心生怯意。还好,训练任务不是很重,一年也就是春季半个月,秋季半个月。
上世纪90年代,企业消防队达到鼎盛时期,西安市总共有四五十个消防(中)队,人员众多,配置的车辆也较好,公安消防曾对此羡慕不已。
2015年8月20日,刘民告诉华商报记者,每年春秋两季,西安市消防支队都会组织两次“大比武”,主要是“着装”、“50米接水 带”、“两截梯”、“障碍板”等等。刘民现在还记得一次他们中队取得好成绩的情景,不但消防支队发奖状,回到单位后,厂领导还表扬了一番,处(车间)领导 还请大家吃饭。
那个年代也是这个厂子最辉煌的年代。当时,纺军厂附近的城中村,谁家的姑娘嫁到纺军厂,这家人都觉得很有面子。甚至,一些部队转业的干部不愿意去公检法,更愿意去这些大型国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