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8月24日开始,开发区消防支队特勤中队设置的消防英烈灵堂对公众开放,大批市民群众自发前来吊唁英雄,寄托自己的哀思。
上午九点开始,位于开发区第十一大街与黄海路交口的消防特勤五队驻地内,自发前来吊唁21名遇难消防员的群众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有不少人都是专程从市内六区和其他区县赶来的。
市民A:“从市里过来,年轻的生命就走了,我们也帮不上太大的忙,就是送送他们,尽一份心意。”
市民B:“很多时候我们感觉没有危机感,面对这样的灾难,他们为了保护老百姓正常生活,安居乐业牺牲,履行了战士应有的职责,让我们非常感动。”
近百平方米的灵堂门前,社会各界自发送来的花圈摆放在两侧。灵堂内庄严肃穆,很多人一边用手拭去眼角的泪水,一边在横幅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在他们当中,既有耄耋老人,也有不满学龄的孩子……
市民尹琳的家在万科海港城,她和丈夫带着不满六岁的孩子专程赶到灵堂,在英雄的遗像前送上了一束鲜花。致哀已毕,她握着孩子的手,一起签下了全家的名字。她告诉记者,要用这种方式,让孩子记住这些英雄。
尹琳:“生命只有一次,我在火场,我的下意识就是保护自己,往外冲。消防队员逆流而上,能把自己生命奉献了,一般人没有这种勇气和境界。我们就是想让他感受一下英雄什么概念,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为了生命安全奉献生命的人,不能忘了英雄。”
作为已经退伍的消防战士,面对遗像,吴海峰和王川平心情格外复杂。在牺牲的21名消防员中,有部分是他们的朋友、同事。除了哀伤和惋惜,他们的话语里更多了一分骄傲。
吴海峰:“这次事故更加验证了我们是一支冲得上的英雄队伍。我们作为老兵深感自豪,谁都知道有失去生命的危险,但是作为消防兵,咱们不冲,谁冲啊。”
王川平:“我们以前都在43中队,一起战斗过。消防危险是一种瞬间危险,不可预料的危险。作为消防战士不会丢掉阵地,不会当逃兵。现在抢险如果需要我们,我们义无反顾绝对来。”
短短一个上午,自发前来吊唁的市民接近两千人次。走出灵堂,“坚守本岗、积极奉献”成为很多人不约而同的心声。
市民C:“在火灾发生之后也是派驻了志愿者,做了力所能及的工作,献血,我们这个还是很微薄的,我们能做的还是很少很少的。”
市民D:“从自己来说,做好本职工作,在生活中,力所能及能帮助其他人,国家需要什么,我们也会出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