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2日,福州公安消防支队举行夏季消防宣传系列活动首场活动,现场实验为市民验证粉尘的危险性。
实验证明粉尘危险
消防人员首先挑选了生活中常见的玉米粉、淀粉、奶粉、饺子粉以及“彩色跑”当中使用的橙色彩粉(主要原料为细微玉米粉)作为材料,燃烧酒精棉球作为热源,再由两名穿戴防护服装的消防战士利用气瓶将粉尘喷洒至火焰周围,以观察实验效果。
消防员先挑选橙色彩粉进行实验,“轰”的一声,喷射出的橙色彩粉遇到火焰后瞬间化作一团火球,并快速燃尽。“不到一秒钟,彩色粉末就发生轰燃,站在2米开外都能感受到火焰的热度!”
随后对面粉、玉米粉、淀粉的实验,爆燃情况与彩粉如出一辙。令人吃惊的是,奶粉在实验中也爆发出惊人的能量,一遇到明火就快速爆燃,威力丝毫不亚于其他粉尘。
粉尘爆炸如何产生
消防员告诉记者,凡是呈细粉状的固体物质均称为粉尘,其中能燃烧的粉尘称为可燃粉尘,其爆炸主要集中在煤炭、医药加工、木材加工、粮食和饲料加工等场所。而生活中较为常见的镁粉、铝粉、面粉、淀粉、玉米粉、奶粉等均具有爆炸性。
据介绍,粉尘发生爆炸需具备条件:可燃性粉尘以一定的浓度在空气中悬浮,形成粉尘云;具有充足的空气和氧化剂;在爆炸极限范围内,遇到热源或者强烈的震动与摩擦。如果满足这2项条件,就意味着存在爆炸燃烧事故的隐患。
如何避免粉尘爆炸
为避免粉尘爆炸事故发生,消防部门提醒,应尽量减少粉尘在空气中的浓度,尽量减少分散逸出,并做好通风除尘工作;尽量控制粉尘富集区的温度,不可过高,最好控制室内的总体温度;要改善设备,控制火源,有粉尘爆炸危险的场所都要采用防爆电机、防爆电灯、防爆开关;要有降温措施,针对有粉尘沉积的容器要控制温度和含氧程度,必要时还可以充入惰性气体冲淡氧气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