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内部装修给人们创造了温馨、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但是,很多包括家居住宅以及一些公共娱乐场所、宾馆、商场等的业主,在装修设计中往往只注重装修效果,忽视防火安全,以至于造成了严重的火灾隐患,火灾事故频频发生。在建筑装修中采取防火安全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1)避免使用可燃、易燃材料以及燃烧时产生大量浓烟和有毒气体的材料。要注重建筑装修材料的防火要求,积极选用不燃材料和难燃材料,对材料燃烧时产生的毒性气体和发烟性大小应引起高度重视,尽量避免使用在燃烧时产生大量浓烟和有毒气体的装修材料。
(2)对建筑装饰材料进行阻燃处理。使易燃材料变成难燃材料或不燃材料,或仅碳化而不着火、不发焰,或者虽碳化、着火和发焰,但燃烧难以扩展。在装修材料中,木质系列材料的用量非常大,应对其进行阻燃处理。目前,国内对木质系列材料的防火处理,已广泛使用,较成熟的有A60、B60等饰面型防火涂料。发达国家对一些纺织品提出了阻燃性要求,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
(3)注重电器线路和装饰灯具的防火。在建筑装修中,吊顶内部电线短路可引燃木龙骨等可燃物,并在吊顶内缓慢燃烧、蔓延,吊顶内部敷设的电线一定要穿入金属管或难燃塑料管内,以防电气线路短路引发火灾。安装线路时,导线与导线、墙壁、顶棚、金属构件以及绝缘子之间应有一定的间距,并按规定安装断路器或熔断器,以便在短路时能及时切断电源。穿过楼板和墙壁的导线应用钢管、硬质塑料管或瓷管保护,以防绝缘层损伤。旧建筑重新装修时,要考虑配电线路的容量。新建住宅要增加住宅室内的回路和插座数量,避免因使用插座板不当,乱接室内临时线而引起的电气火灾事故。装饰用的白炽灯、高压水银灯和碘钨灯等照明灯具表面温度可达300~800℃,极易引燃附近可燃物,应采用金属保护罩,用非燃材料与周围的吊顶等可燃材料隔离。采用碘钨灯或超过100瓦的日光灯泡的吸顶灯、槽灯、嵌人式装饰灯具,其附近的温度大大超过了一般的绝缘导线允许的周围环境温度,这些灯具的引入线应采用瓷管、石棉等耐高温保护套管。超过40瓦的白炽灯、卤钨灯、高压汞灯(包括镇流器)不应直接安装在可燃装修或可燃构件上。用户应购买经过安全认证的电工产品,防止假冒伪劣电工产品引发火灾。
(4)内装修不应影响消防设施的使用。消火栓的门不应被装饰物遮掩,消火栓门四周的装修材料颜色应与消火栓门的颜色有明显的区别。为保证消防设施和疏散指示标志的使用功
能,建筑内部装修不应遮挡消防设施和疏散指示标志及出口,且不应妨碍消防设施和疏散走道的正常使用。
(5)对装修队伍严格把关。日前,从事建筑装修的队伍良莠不齐,有相当多的建筑施工队伍没有注册登记,还有大量来自农村的普通农民,没有接受过正规的专业培训。建筑业主在装修时,应坚持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消防知识培训,要求他们严格連守安全操作规程,懂得本工种的火灾危险性及预防和扑救措施,合格后方能上岗。
(6)加强装修施工现场的管理。装修施工现场混乱,装修材料堆放杂乱,油漆、涂料、溶剂、黏结剂保管不善,遍地锯末、刨花,电线乱拉,烟头随意扔,涂刷作业时吸烟,气焊、电焊作业无证上岗,无安全措施等都将成为火灾隐患。建筑业主在装修时,应加大装修施工现场的管理,以消除发生火灾的隐患。
(7)重视建筑装修防火安全监督检査。消防责任重于泰山,消防监督部门要积极行动起来,在建筑防火设计审査,施工验收以及建筑和裝修改造等各方面加大监督检査的力度,以消除火灾隐患,切实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法律提示《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8624-2006)、《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1995)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1995)等强制性标准和规范都对建筑材料、装饰装修材料、建筑构(配)件的燃烧性能、燃烧性能分级和耐火极限作了明确规定,要切实遵照执行。
◎血的教训
1994年11月27日,辽宁者阜新市艺苑歌舞厅发生特大火灾,该舞厅进行室内装修时,采用可燃胶合板作吊顶,四周墙壁悬挂的装饰布是化纤“精丙胶织布”,舞厅面积只有320平方米,却放了80多只沙发,由于可燃物多,着火时燃烧速度极快,转瞬间即夺去了233人的生命。1994年12月8日,新疆克拉码依友谊馆因舞台上方的照明灯距幕布太近,使幕布着火蔓延成灾,造成325人死亡、130人受伤的特大惨剧。1993年上海海底皇宫娱乐总汇发生的特大火灾,造成11人死亡,原因就是在倒“立得胶”时,民工打架斗E9lt,划火柴引爆“立得胶”蒸气发展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