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设置警戒线。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情况复杂,必须实施警戒,并及时疏散危险区域内的人员。根据仪器检测结果和现场气象情况,确定警戒区域,划定警戒范围。要在适当地方设置明显的警戒线。
(2)选择适当的处置方法,防止盲目施救。危险化学品种类繁多,目前常见的,用途较广的就有2200多种。各种危险化学品有各自的危险特性,处置方法也不同,所以,发生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首先一定要弄清楚运输的危险化学品的名称和危险性,再根据事故现场情况,选择适当的处置方法。因此,事故处置的组织机构中一定要有相关专家或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并由他们提出事故涉及的危险化学品的应急处置方法、注意事项和防护要求等。由于危险化学品的种类多,即使有相关专家和技术人员参加救援处置,有时仍然有可能找不到适当的方法,就应向化学品登记中心或相关危险化学品应急技术中心进行咨询,或向“全国中毒控制中心网”进行查询,也可与生产厂家、托运方、使用单位等相关部门取得联系,寻找最适当的处置方法,千万不能盲目施救。没有妥善的处置方法,没有必要的防护设备,不能贸然处置,否则会加重事故的危害后果。
(3)正确选用灭火剂。在扑救危险化学品火灾时,应正确选用灭火剂,积极采取针对性的灭火措施。·大多数易燃、可燃液体火灾都能用泡沫扑救。其中,水溶性的有机溶剂火灾应使用抗溶性泡沫扑救,如醚、醇类火灾。可燃气体火灾可使用二氧化碳、干粉等灭火剂扑救。有毒气体和酸、碱液可使用喷雾、开花射流或设置水幕进行稀释。遇水燃烧物质,如碱金属及碱土金属火灾,遇水反应物质,如乙硫醇、乙酰氯等,应使用干粉、干沙土或水泥粉等覆盖灭火。粉状物品,如硫黄粉、粉状农药等,不能用强水流冲击,可用雾状水扑救,以防发生粉尘爆炸,扩大灾情。
(4)控制和消除引火源。大多数危险化学品都具有易燃易爆性,现场处置中若遇引火源,发生燃烧爆炸,对现场人员、周围群众、设施都会造成严重危害,也给事故处置增加难度。如果处置的危险化学品是易燃易爆物品,现场和周围一定范围内要杜绝火源,所有电气设备都应关掉,进人警戒区的消防车辆必须带阻火器。现场上空的电线断电,固定电话、手机等通信工具也要关闭,防止打出电火花引燃引爆可燃气体、可燃液体的蒸汽或可燃粉尘。堵漏或现场操作中应使用无火花处置工具。
(5)清理和洗消现场。危险化学品火灾扑灭后,要对事故现场进行彻底清理,防止因某些危险化学品没有清理干净而导致复燃。并对火灾现场及参与火灾扑救的人员、装备等实施全面洗消。对现场进行再次检测,确保现场残留毒物达到安全标准后,解除警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