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考试资料 » 其他 » 安全管理 » 正文

如何扑救管道系统的火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4-15  来源:太平洋消防网  浏览次数:3529

生产管道同生产设备一样是生产装置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起着把不同工艺功能的设备连接在一起的作用,以完成特定的工艺过程,在某些情况下,管道本身也同设备一样能完成某些化工过程,即管道化生产”。生产管道布置纵横交错,管道种类繁多,被输送介质的理化性质多样,管道系统接点多,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率高。管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容易沿着管道系统扩展蔓延,使事故迅速扩大。

(1)可燃液体管道火灾扑救。液体物料管道因腐蚀穿孔、垫片损坏、管线破裂等引起泄漏,被引燃后,着火物料在管内液压的作用下向四周喷射,对邻近设备和建筑物有很大威胁。扑救这类火灾,应首先关闭输液泵、阀门,切断向着火管道输送的物料;然后采取挖坑筑堤的方法,限制着火液体物料流窜,防止蔓延,单根输液管线发生火灾,用直流水枪、泡沫、干粉等灭火;也可用沙土等掩埋扑灭。在同一地方铺设多根管线时,如其中一根破裂漏出可燃液体形成火灾时,火焰及其辐射热会使其他管线失去机械强度,并因管内液体或气体膨胀发生破裂,漏出物料,导致火势扩大。因此,要加强着火管道及其邻近管道的冷却。对空间管道流淌火,因其易形成立体或大面积燃烧,可从管道的一端注入蒸气吹扫,或注入泡沫,或注入水进行灭火。若油管裂口处形成火炬式稳定燃烧,应用交叉水流,先在火焰下方喷射,然后逐渐上移,将火焰割断灭火。若输油管线附近有灭火蒸汽接管,也可采用蒸汽灭火。

(2)可燃气体管道火灾扑救。气体管道发生火灾时,不要急于灭火,应以防止蔓延和防止发生二次灾害为重点。应在落实关闭进气阀门或堵漏措施后,才可灭火。阀门受火势直接威胁,无法关闭时,首先应冷却阀门,在保证阀门完好的情况下,再行灭火。同时,应掌握时机,选择火焰由高变低、声音由大变小,即压力降低的有利条件下灭火,灭火后迅速关闭阀门,并使用蒸汽或喷雾水,稀释和驱散余气。气体火灾,可选择水、干粉、蒸汽等灭火剂。灭火后对容器、管道要继续射水,以便驱散周围可燃余气。如扑救有毒的可燃气体火灾,消防人员必须佩戴防毒面具。

(3)气流输送、通风、空调、除尘管道火灾扑救。工厂着火后,火苗有可能很快窜入气流输送、通风、空调、除尘管道,并沿其蔓延扩大,必须截击阻止,消除余火,防止流窜。

1)火苗吸入物料输送风道。立即停止生产设备操作,关闭输送风机和风道阀门,将火焰控制在风道的局部范围,制止延烧。打开输送风道的旁通漏斗,设法将着火物料引出,就地彻底扑灭。着火物料难以取出的,应根据发烟浓度、管壁温度,判明大致燃烧范围,破拆风道,强行清理,或用水枪深入风道灌注灭火。

2)火苗窜入吸尘管道。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火花或火苗,通过设在生产设备上的除尘装置吸入地沟、地面除尘管道时,应立即停止局部区域的吸尘风机工作,关闭局部除尘管道的阀门,尽量将火苗控制在局部区域内。査明火点位置,将着火物料粉尘通过旁通管引出清除,并就地扑灭。设有火星自动探除器的,要启动火星探除器,及时导出火星,并消灭余火。难以清除着火物料尘时,要破拆吸尘管道,清除着火物料尘,防止火苗窜入邻近吸尘管道和除尘室,导致燃烧范围扩大。

3)火苗窜入空调管道。及时关闭局部空调设备和防火阀门,控制燃烧范围。先破拆空调管道的保温层,通过烟雾浓度、 管道温度、管道颜色变化,确定火点位置,在起火点两端,分别用金属切割设备拆开空调管道。用水枪消灭管道内火焰,同时冷却降低空调管道温度。火点扑灭后,要清理出燃烧过的棉絮。燃烧范围大、火点多时,要多点同时破拆,逐点消灭,不留死角。

(4)下水道、管沟火灾扑救。工厂企业生产往往要消耗大量工业用水,需排放或送往净化处理的污水量很大,污水中经常混杂有易燃易爆或有毒的物质;装置或设备若发生泄漏,可燃蒸气易在下水道、管沟等低洼地方聚集,遇到明火即会发生爆炸或燃烧。污水管网一般遍及全企业区,一旦着火,易蔓延成灾。扑救下水道、管沟火灾的方法为:用湿棉被、沙土、堵塞气垫、水枪等卡住下水道、管沟两头,防止火势向外蔓延。若是暗沟,可分段堵截,然后向暗沟喷射高倍数泡沫或采取封闭窒息等方法灭火。火势较大时,应冷却保护邻近的物资和设施。用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若油料流入江河,则应于水面进行拦截,把火焰压制到岸边安全地点后用泡沫灭火。

太平洋消防网提示

输油管线在压力未降低之前,不应采取覆盖法灭火,否则会引起油品飞溅,人员伤亡事故。

 

如何查看完整内容?

方法: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查看!海量考试资料、通关题库,应有尽有!

欢迎关注太平洋消防网官方微信:tpy119com

 

手机版消防考试题库

微信扫一扫,开始做题

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