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都市的喧嚣,在位于浙江省最东部、舟山群岛最北部的海岛县有这样一群官兵,他们用滚烫的汗水和火热的青春书写了一篇又一篇海岛“护卫记”。
生死不眠夜
已是凌晨两点多,电话那头,传来女友焦急的询问声,刘力顿时心头一颤,“哦,我没事,你放心,快点睡吧……”作为嵊泗县公安消防中队的中队长,刘力永远也不会忘了这个“生死不眠夜”。
2014年7月8日,超强台风“浣熊”进入东海东南部海域,影响舟山。舟山海事局启动三级防台警报,嵊泗辖区客运航线全线停航。
18时05分,狂风呼啸,大雨滂沱。准备前往食堂吃晚饭的刘力和战友们下意识地望了望这令人惶惶不安的夜,心中都像装了块沉甸甸的大石头。突然,一阵急促的警铃声刺破黑夜——嵊泗县菜园镇马关塘口一艘渔船触礁沉没,7名船员被困乱礁石上,命悬一线!
接到报警,嵊泗县公安消防大队立即行动,先后调集27名官兵、4辆消防车前往营救。只见刘力和队友们火速穿上战斗服,带上救援器具,风驰电掣般向现场开赴。
据悉,出事船只是一艘从象山石浦港开到嵊泗海域作业的渔船,当天下午16时许,因受台风影响,该船试图进入马关海塘避风,结果一个巨浪打来,船体失去控制,不幸撞上礁石,发生沉没。情急之下,船上7名船员弃船逃到了附近礁石上。
18时15分,刘力带领队友到达事故现场。从岸上望去,此时的渔船只剩下了小半截露在海面上,7名被困人员惊恐地挤在离沉船不远处的孤立礁石上,被狂风巨浪包围着,随时都有落水的可能,情形万分危急。
通过目测,孤礁离护岸近400米。刘力和队友 们侦查发现,距被困点80余米有一礁石,可选作救援点,但需要沿海边一陡峭岩壁攀爬过去。由于救援作业面正处于迎风方向,一波又一波的海浪拍打着礁石,激 起近10米高的浪花,加之岩壁狭小、地面湿滑,对参与救援的官兵们而言,无疑也面临着生命危险。
一番慎重考虑之后,救援人员最终还是决定从此支撑点架设通道进行施救。同时,确定了“先稳定被困人员情绪,提供物资保障,待水文条件转好时择机救援”的救援方案。
嵊泗县公安消防大队教导员陈韧遂即命刘力带领 几名战士,一步步艰难地爬上岩壁,开始向被困人员抛掷救援绳。19时50分,在当地一名经验丰富的渔民帮助下,刘力他们终于利用海钓抛竿,将救援绳抛到了 被困人员手中,成功搭建起一条生命通道。很快,矿泉水、面包、对讲机、安全腰带等物资被顺利输送了过去。紧接着,刘力一面用对讲机了解被困人员的身体状 况,并不断安抚他们的情绪,一面赶忙和队友们展开下一步营救。
21时20分许,潮水减退。战士们抓紧时间, 在事先确定好搭建救援主通道的一块礁石上架设支点,并通过牵引的方式,将一条长达300米的安全绳的一端送到被困人员手中,同时让他们在身边选择一个支点 固定好。22时40分,战士们通过悬挂测试了绳索承重能力,随后将第一条架设的绳索设为牵引绳,至此整个救援主通道搭建完毕。
23时许,体形较小的战士程开来主动请缨,穿 戴好防护装备,准备横渡救援。23时10分,程开来坚定地扣好安全挂钩,攀上绳索,在牵引绳的拉扯下,缓缓向被困人员攀爬过去。3分钟后,他成功登上了孤 礁。23时30分,第一名被困人员被成功救出。1时06分,最后一名被困人员获救。1时19分,程开来也平安返回。这场生死救援终于告捷。
刘力始终悬着的心落地了,他这才想起还没完成 和女友每晚报平安的约定。拿出手机,十几通未接来电,全是女友打的。刘力知道,女友一定担心坏了。其实,像这样的救援,他在嵊泗还经历过不少。刘力明白女 友对自己的牵挂,但他也深知作为消防战士的责任。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危,守护海岛平安,是嵊泗县公安消防大队每位官兵的共同使命。无论是孤岛救人, 还是渔船火灾,刘力和队友们永远都是奋不顾身、勇往无畏。
防火宣传渔村特色
走入嵊泗渔村,一些色彩缤纷、构图饱满、带有 浓郁消防元素的渔民画墙绘很是抢眼。原来,为了增强海岛人民的消防安全意识,嵊泗县公安消防大队官兵常常抓住海岛渔村特色,开展丰富多彩的消防安全宣传活 动,比如利用这醒目直观的墙体壁画,将消防常识融入渔民生活,同时与旅游文化结合起来,邀请渔民艺术家、工匠等进行消防墙绘创作等,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当地 群众和游客的防火意识,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尽管2014年6月才调到嵊泗县公安消防大队 担任教导员,但陈韧已经记不清队里开展了多少次消防安全宣教活动,每一天,他的日程总是排得满满当当,他的足迹也遍布海岛的角角落落。大队官兵日日夜夜护卫着海岛平安,他们是海岛人民心中最可爱的人。